青春期孩子出现行为偏差的两个根本因素

# 新闻中心2021-07-22

 
 在雅方帮助过的众多家庭中,孩子状态上出现的外显形式有:孩子出现情绪困扰,孩子和父母之间冲突频繁,有些孩子则是拒绝和父母交流沟通,甚至闭门不出;孩子出现行为问题,频繁离家,沉迷手机,严重厌学,或是不去上学…… 归纳其中的共性问题,导致孩子心理发展受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以下两方面:
 
1. 童年期的情感忽视
 
美国麻省大学波士顿分校爱德华.特罗尼克博士在1975年发布的“无表情面孔”心理学实验。也叫静止脸实验
 
实验用两部摄像机,全程记录了一位母亲与婴儿之间的情感互动。实验开始,母亲与孩子像往常一样充满爱意的互动,孩子表现得很开心,随后,母亲板住脸变得面无表情,不再对孩子的表现作出回应。

婴儿注意到了母亲表情的变化,试图通过用之前熟悉的各种互动模式重新唤醒母亲的注意力,但是母亲始终面无表情,毫无反应,直到孩子尖叫无果,最后崩溃大哭。
研究显示,在母亲对孩子毫无回应的这段时间,婴儿的心跳加速,体内压力激素增加,如果持续下去,他大脑关键部位的细胞可能死亡当孩子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回应,孩子便渐渐开始怀疑或压抑内心真正的感受,这对孩子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,并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。

孩子的情感需求如果长期得不到父母的接纳、支持和回应,孩子在长大之后就容易变得自我怀疑,不清楚自己的情感需求,不擅长自我修复和调整情绪,进而也忽视他人的情感需求,童年期情感忽视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多问题的根源。
 
案例分析
 
 例如:服务的一个家庭中,独生女17岁升入重点高中,到专科医院诊断为复杂性抑郁,孩子的父母都是高学历。她的母亲小学老师,女儿出生后由姥姥和奶奶轮流照料,小学在她妈妈的学校上学,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儿是,孩子运动会中摔伤了腿,但没有任何求助行为,坚持把跑步跑完才说明情况,腿比较严重。
这件事让我非常震惊。父亲一直专注于自己父亲的病和工作,孩子成长中基本缺席。性格比较偏执,认为孩子出现抑郁就是妈妈没养好孩子,在女儿无法上学后指责、怨恨妻子。

孩子的母亲是一个理智的人,但是压抑、沉闷、回避、害怕冲突,她主要从事教学和教师的工作中找到乐趣,她也感受到很多的无力感、无助感。她的亲密关系比较疏离与困难,常常觉得累。
 
这个女孩子具备学习能力,却无法上学,不外出,拒绝交流和沟通,“拒学症”,日本称“茧居族”,一般首发在青春期,是青春期混乱情绪所导致的退行现象。在出现退行之前,大多存在安全感不够(使用压抑、听话来防御强烈的被抛弃、被嫌弃的恐惧)、自尊心强、一丝不苟、刻板或自我为中心,不想破坏自己制定的规则等性格,也就是说这类孩子身体发育已经被严重干扰,出现断裂;心智状态使用“美化”和(或)“灾难化”,让自己失去理解、思考和整合的能力。内在世界一直没有发育和成长,还处在婴儿状态。
 
每个孩子是通过与母亲的情感互动,感受到自己被了解,同时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,同时也体验到爱与被爱,也会深深地期待与他人的关系也有类似的情感。
 
经常获得这种体验的孩子,就可能吸收、纳入这些心智功能,也将成为他的人格结构中的一部分。孩子拥有自己的内在资源,而无须全然焦虑的依赖外在养育者帮他整合。
 
从大量的家庭服务工作中,我们看到出了问题的孩子们,无一例外地都缺乏一个具有容器功能的养育者,孩子内化一个不可能理解自己的客体。心智化也出现停滞。
 
很多养育者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,还会投射自己的焦虑、恐惧、愤怒等情绪在孩子身上,孩子不得不成为养育者情绪的容器(听话、乖顺等)。这种养育者,有的心理学家用“反哺”,有的用“凸面容器”来描述,作为孩子不得不想尽方法,去处理这些难以忍受的被丢过来的各种情绪经验,埋下了隐患。
 
现实中搬家、转学、升入初中或高中、分班、老师的更换、父母以及家庭的任何变化,都能引发孩子学业的停滞。严重时,偶尔一次的考试成绩不理想、老师的一次批评或忽视、偶尔听到的同学议论都可以导致他们崩溃(俗话说的: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),更不用说羞辱、霸凌等。
 
这些都促使孩子更加失控,他们常常选择逃到手机、游戏这样的虚拟世界里,在手机游戏这样一个虚拟世界里,他们成为了自己所渴望的有力量的、有能力的、勇敢的、有朋友的、能挑战权威的英雄,同时他们也用这种方式向父母和学校等发出抗议。
 
对上述的家庭开展工作,是一个系统修复的工程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咨询师的涵容能力,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帮助孩子的父母恢复父母功能(建立和修复父母的涵容能力)。
 
  治疗中最关键,也是最困难的部分是邀请家长进入治疗,并建立良好的工作联盟。这些孩子的家长通常都有着自己需要成长的议题。
 
2.心理控制、行为控制导致孩子功能失调
  父母的养育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,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可以简单地划分为“行为控制”和“心理控制”。行为控制是指父母使用监视和体罚等管理孩子行为的教养方式,其目标是管理孩子的具体行为,心理控制的意图则是控制孩子的内心世界。
 
  心理控制是衡量父母养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维度,心理控制是指父母通过使用引发内疚来侵扰和控制孩子的教养行为,这种行为阻碍孩子的心理发展。更容易被轻视的是父母的心理控制,指的是侵扰孩子思想和情感的教养行为,如引发孩子的内疚感、爱的撤销等。作为一种侵入式的教养,心理控制抑制了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发展,会导致孩子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和社会功能的失调。
 
  父母的心理控制和行为控制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,父母不仅可以使用心理控制来规范孩子的行为,也可以使用行为控制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情感。行为控制中的“控制”一词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,一种是指管理和规划孩子行为的教养意图,一种是指压力性和控制性的教养行为。当行为控制代表一种压力性和控制性的教养策略时,则它与心理控制具有一个共同点,即“压力和强迫 ”。
 

图 “促进独立.促进依赖”和“自主支持.控制”两维度对比图
资料来源:Soenens & Vansteenkiste,2010
父母的心理控制与孩子的心理功能、社会功能的关系
父母的心理控制,引发的孩子的行为问题可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种,内化问题指的是孩子对自我压力的表达,如从社会退缩回来、焦虑和抑郁等; 外化问题源于孩子的控制不足,是对外界的压力表达方式,如冲动、违抗和攻击行为等。
 
经历父母高水平的心理控制,孩子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、抑郁和低自尊。即,父母的心理控制水平增加时,孩子青少年期的焦虑也相应增多。
 
心理控制会削弱孩子的自我控制感,向孩子逐渐输入一种依赖感,使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暗示,进而使孩子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内化问题。
 
父母高水平的心理控制可以在日常互动过程中增加孩子的负面情绪,即父母在某一天的心理控制水平越高,孩子在第二天中的负面情绪越多。
 
父母的心理控制可以预测青少年的违纪行为和攻击行为,能够直接导致孩子关系中攻击行为的增加。关系攻击是一种隐蔽的、间接的攻击方式,与心理控制在内涵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,当父母对孩子使用心理控制时,孩子会通过观察学习习得这种操控性的手段。
 
亲子关系质量可以调节父母的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,当孩子感受到较低的父子(女)关系时,母亲的心理控制可以正向预测孩子的攻击行为,反之亦然。这说明当母亲使用侵入性的教养策略时 ,如果孩子与父亲之间的亲子质量较高,便可以减低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风险。
 
自主性是孩子独立思考和表现的能力,是孩子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。父母的心理控制迫使孩子按照父母的需求和意愿,而非孩子自己的意愿来思考和决定,损害了孩子意志功能的发展。那些总是被要求优先考虑别人意愿和需求的孩子,没有足够的机会来确认、理解和表达自己自主思考的结果。因此,父母的心理控制会阻碍孩子的心理自主。
 
心理控制对孩子的自主性影响不仅局限于家庭环境中,还能扩展到学校和同伴群体等更广泛的关系模式中。人际关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媒介,也是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。家庭和同伴是影响孩子发展的两个重要系统。
 
父母心理控制水平越高,孩子对父母的信任程度以及与父母的沟通意愿都相对较低,因此父母的心理控制也导致孩子体验到较高的孤独感。
心理控制会促使孩子发展出一种攻击性的互动方式,导致孩子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冲突,难以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。
 
安全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“安全基地 ”,支持孩子去探索新的社交环境,心理控制水平较高的父母对孩子需求的敏感性和反应性较低,与孩子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,这使得孩子在探索新的发展任务,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时没有可以依靠的“安全基地 ”,并且认为自己是不可信任,不被支持的。
 文/雅方教育专家九组_李书红

相关资讯

版权所有 2008-2022 郑州雅方家庭教育研究院 (普通合伙) 豫ICP备20006450号-1